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k8凯发

文档序号:10068734阅读:1014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辅助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整个汽车的电气系统中,蓄电池可以说是整车系统的核心,不仅在起动的时候给起动机器供电,在整车起动过以后,充当电容的作用,保证整车电气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0003]蓄电池本体重量在15kg——22kg,整体重量较重,且在发舱当中,通过蓄电池支架承载其所有的载荷。在整车运动过程中,在蓄电池在水平、垂直方向都存在振动和摆动,蓄电池本身重量较重,蓄电池支架承受的应力和振动较大,就导致了蓄电池支架摆动和振动较大,对蓄电池支架结构设计要求较为严格,同时,在结构设计上还要考虑避免蓄电池支架,托盘,蓄电池在车辆运动过程中出现共振,使蓄电池内部结构出现断裂,导致蓄电池性能丧失。
[0004]现有技术中,蓄电池支架均为分体的,蓄电池由左右支架支撑,导致蓄电池支架存在水平及垂直方向固定不稳固;另外,左右分开支撑蓄电池,支架对蓄电池的支架强度和支撑刚度较弱,易导致蓄电池在某特定频率下,出现共振,导致蓄电池本身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以期能够解决分体式蓄电池支架易断裂以及支撑强度较弱导致蓄电池共振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蓄电池支架,安装在所述蓄电池支架支架顶部的蓄电池托盘,所述蓄电池支架底部固定在车架上,所述蓄电池支架包括中部垂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侧中部设有一向下的避让开口,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一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一与所述蓄电池托盘底部相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托盘安装孔;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同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两第一安装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底端垂直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避让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与车身支架相配的固定孔;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还垂直向下延伸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还包括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避让开口边沿倾斜向上的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连。
[0007]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端垂直向上延伸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端与固定板相连。
[0009]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且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前后两端。
[0010]优选地,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0011 ] 优选地,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连接板上的线束安装孔。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还设有多个加强筋。
[0012]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采用一体的蓄电池支架来支撑蓄电池,提高了蓄电池支架的支撑强度,有效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进一步提高了本支架的强度,使得蓄电池在水平、垂直方向固定稳固。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实施例中蓄电池支架的正面轴侧图;
[0015]图2为本实施例中蓄电池支架的背面轴测图;
[0016]本实施例图中:1_连接板2-固定板3-托盘安装孔4-第一安装板5-第二安装板6-固定孔7-第一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工艺孔10-凹槽11-线束安装孔12-加强筋13-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18]如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蓄电池支架,安装在所述蓄电池支架支架顶部的蓄电池托盘,所述蓄电池支架底部固定在车架上,其中,本方案中的蓄电池支架包括中部垂直的连接板1,在连接板1的底侧中部设有一向下的避让开口,为了便于连接支架的安装,在连接板的顶端一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一与所述蓄电池托盘底部相配的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上设有多个托盘安装孔3,本实施例托盘安装孔为四个且开设在固定板的四角处,优选安装孔下端采用一凸焊螺母结构,安装时采用螺栓与蓄电池托盘相连即可;
[0019]在连接板1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同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两第一安装板4,在连接板1的另一侧底端垂直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板5 ;所述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二安装5板分别位于所述避让开口的两侧,图中第二安装板示出一个,另一个与其对称故未标出,且所述第一安装板4、所述第二安装板5上均开设有与车身支架相配的固定孔6 ;蓄电池支架的底部通过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固定在车架上。
[0020]为了进一步降低车辆在运动过程中蓄电池支架在竖直方向的运动幅度,固定板2的一端还垂直向下延伸有一第一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7的内端与所述固定板2相连,第一支撑板起到支撑固定板、连接板的作用,提高了端部蓄电池支架的强度,避免上下向运动;
[0021]为了提高其中部强度,以及避免左右摆动出现断裂的情况,还采用一第二支撑板8,其中第二支撑板8沿避让开口边沿倾斜向上的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1上,所述第二支撑板8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4相连,第二支撑板进一步提高了蓄电池支架的强度,尤其蓄电池中部开口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支撑板底端与任一安装板连接均可,只需保证其沿避让开口斜向上固定在连接板上即可,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蓄电池支架横向拉伸导致其断裂和提高中部开口处强度的作用。
[0022]本方案中,采用一体的蓄电池支架来支撑蓄电池,提高了蓄电池支架的支撑强度,有效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进一步提高了本支架的强度,使得蓄电池在水平、垂直方向固定稳固。
[0023]优选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这样使得第一安装板及第二安装板相互间不产生位置干涉,导致固定不稳的问题。为了进一步提高蓄电池支架的强度,在第二安装板外端垂直向上延伸有一加强板13,其中加强板的内端与固定板相连。
[0024]在固定板2上还还可开设一凹槽10,其中凹槽10开设在所述固定板2的中部且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前后两端,开设凹槽的目的同样为了提高强度。当然为了进一步增加连接板强度,也可在连接板上开设若干类似凹槽。
[0025]为了方便支架在车辆生产线装配的工人操作,方便生产线车辆装配时底部螺栓的拆卸,在固定板上开设有工艺孔9,本实施例中工艺孔9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2的两侧,这样在底部安装时。
[0026]进一步地,为了便于线束的固定,在第一支撑板及连接连接板上还开设有若干线束安装孔11。在固定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还设有多个加强筋12。
[0027]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蓄电池支架优选材料厚度为2mm,料号为spcc钢板;支架各板通过点焊方式连接,焊点位置均匀分布在焊接边上,通过焊接使蓄电池支架强度更高,避免整体的强度不足。
[0028]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包括蓄电池支架,安装在所述蓄电池支架支架顶部的蓄电池托盘,所述蓄电池支架底部固定在车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支架包括中部垂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侧中部设有一向下的避让开口,所述连接板的顶端一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一与所述蓄电池托盘底部相配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多个托盘安装孔; 所述连接板的底端与所述固定板同侧垂直向外延伸有两第一安装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底端垂直向外延伸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分别位于所述避让开口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上均开设有与车身支架相配的固定孔; 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还垂直向下延伸有一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端与所述固定板相连; 还包括一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沿避让开口边沿倾斜向上的垂直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端与所述第一安装板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侧。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端垂直向上延伸有一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内端与固定板相连。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还设有一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所述固定板的中部且垂直贯穿所述固定板前后两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固定板上的工艺孔,所述工艺孔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固定板的两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及所述连接板上的线束安装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处还设有多个加强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蓄电池支架安装结构,采用一体的蓄电池支架,底部与车架相连,顶部与蓄电池托盘相连,在一侧设有一个垂直向下的第一支撑板,中部的连接板上设有一个倾斜的第二支撑板。本方案中,采用一体的蓄电池支架来支撑蓄电池,提高了蓄电池支架的支撑强度,有效避免了共振现象的发生,同时,采用第一支撑板以及第二支撑板进一步提高了本支架的强度,使得蓄电池在水平、垂直方向固定稳固。
【ipc分类】b60k1/04
【公开号】cn204978210
【申请号】cn201520772012
【发明人】刘明磊, 彭锐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9月30日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